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硬头鳟养殖的场地选择、苗种放养、水质管理、饲料投喂、日常管理及疾病防控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硬头鳟的人工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ainbow Trout 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962-2013《硬头鳟养殖技术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硬头鳟的规模化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对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硬头鳟苗种选择:标准要求选用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苗种,且体长应在5cm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健康强壮的苗种能够更好地适应养殖环境,提高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水质管理:规定养殖用水应符合NY5051的要求,池塘水深需保持在1.5米以上,并定期更换新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硬头鳟的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情况,因此要确保水源清洁、水量充足以及良好的水体交换。
饲料投喂:推荐使用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0%的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量根据鱼体重确定,通常控制在鱼体重的2%-5%之间。合理的饲料配比与适量投喂不仅能满足硬头鳟生长所需营养,还能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
疾病防控: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消毒池塘并做好日常巡查工作。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如隔离患病个体、调整饲养密度等。此外还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药物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这些内容构成了硬头鳟健康养殖的基础框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条件灵活运用。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可以有效提升硬头鳟养殖效益,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