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苹果蠹蛾的检疫、监测、防治技术和效果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苹果蠹蛾的检疫与综合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pple Moth Quarantine and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951-2013《苹果蠹蛾检疫防治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苹果蠹蛾的检疫和防治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检疫要求
1. 监测与调查:标准要求定期对苹果园进行监测,特别是在高风险季节。监测方法包括使用性诱剂诱捕器和视觉检查。这一条强调了早期发现的重要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虫害扩散。
2. 产地检疫:在果实采收前,应对果园进行全面检查。任何发现有苹果蠹蛾幼虫或蛹的果实均不得离开产地。这确保了受感染的果实不会被运输到其他地区,从而避免进一步传播。
防治措施
1. 物理防治:包括清理果园内的枯枝落叶以及深翻土壤,以减少越冬幼虫的数量。这些简单但有效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虫口密度。
2. 化学防治:推荐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且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施药时间应根据当地农业部门发布的预测预报信息来确定,通常是在成虫羽化高峰期进行第一次喷洒,间隔7-10天后进行第二次。
3. 生物防治:鼓励利用天敌如寄生蜂等自然控制苹果蠹蛾种群数量。这种方法环保且可持续,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4. 综合管理:结合以上各种手段制定综合防治计划,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策略。例如,在城市周边可能更侧重于物理和生物方法;而在大规模种植区则可适当增加化学防治的比例。
注意事项
- 所有参与检疫防治工作的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点。
- 使用的所有化学品需符合国家关于农药残留限量的标准,并妥善保管以免误用造成环境污染或其他危害。
- 定期评估各项措施的效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用于改进未来的防控方案。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不仅可以有效遏制苹果蠹蛾的危害,还能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希望广大果农能够重视起来,共同维护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