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石材中重金属析出量的试验方法,包括试样的制备、试验条件、测定步骤和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中重金属析出量的测定。
Title:Test Method for Heavy Metal Leaching from Stone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101-2012《石材重金属析出量试验方法》是广东省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检测石材中重金属元素的析出情况。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样品制备
标准规定样品应从成品石材上切取,尺寸为50mm×50mm×厚度。样品表面需经过打磨处理,去除表面污染层,然后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小时,以确保初始状态一致。这一过程旨在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石材可能接触水的情况。
实验条件
实验应在温度控制在20±2℃的环境中进行。将处理好的样品放入装有500mL去离子水的容器中,密封后置于恒温振荡器内,设定频率为120次/分钟,振幅为30mm,持续时间为7天。此条件的选择基于对石材长期暴露于湿润环境下的预期反应,确保测试结果具有代表性。
检测项目与限值
本标准主要检测铅、镉、铬、汞四种重金属元素的析出量,并给出了相应的限量值。例如,铅的最高允许析出浓度为0.01mg/L,镉为0.003mg/L等。这些限值参考了国际相关标准和我国饮用水卫生规范,目的是保障人体健康不受石材材料的影响。
结果计算
重金属析出量的计算公式为C = m/V × 1000,其中C表示每升溶液中的金属含量(mg/L),m表示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得到的质量,V则代表溶液体积(单位:L)。通过精确测量和计算,可以准确评估石材中重金属的释放水平。
注意事项
在执行本标准时需要注意避免外界因素干扰实验结果,如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样品受到二次污染等。此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对DB44/T 1101-2012中一些核心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