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猪产地检疫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行政区域内生猪产地检疫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ig Origin Quarant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182-2013《生猪产地检疫技术规范》是由青海省发布的关于生猪产地检疫的技术性文件。该标准对生猪产地检疫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保障动物卫生和公共卫生安全。
首先,标准中明确了检疫对象包括猪瘟、猪丹毒、猪肺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主要传染病。在实施检疫时,官方兽医需要检查生猪的健康状况,确保没有上述疾病症状。例如,猪瘟的典型症状是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眼结膜发炎等,这些都应在现场检疫中予以注意。
其次,关于检疫程序,标准要求严格执行“三证”查验制度。“三证”指畜禽标识证、免疫证明和检疫合格证明。每头待检生猪都必须佩戴国家规定的畜禽标识,并持有有效的免疫证明。检疫过程中,官方兽医需逐头核查这些证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实验室检测的要求。对于疑似患病的生猪,应采集血液样本送至具备资质的实验室进行病原学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等。实验室检测结果是判定生猪是否健康的最终依据。
在记录与报告方面,标准强调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每次检疫完成后,官方兽医需填写详细的检疫记录表,内容包括检疫日期、地点、生猪数量、健康状况等信息。所有记录至少保存两年以上,以便追溯和核查。
最后,标准特别指出,在特殊情况下如重大疫情发生时,可启动应急检疫程序。应急检疫程序允许简化部分常规步骤,但必须确保检疫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生猪产地检疫技术规范》为生猪产地检疫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检疫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