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向日葵霜霉菌(Plasmopara halstedii)的检疫抽样、实验室鉴定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向日葵霜霉菌的检疫检测和鉴定。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Sunflower Downy Mildew (Plasmopara halstedi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向日葵霜霉菌是一种危害向日葵的重要病害,为规范其检疫鉴定工作,DB15/T 540-2013《向日葵霜霉菌检疫鉴定方法》应运而生。以下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入解析。
首先,在样本采集环节,标准指出需从疑似感染的向日葵植株上取样,包括叶片、茎秆和根部组织。取样时应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且数量不少于5个独立样本。这一要求旨在通过多点取样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因局部病害分布不均导致误判。
其次,关于病原菌分离与培养部分,标准规定采用PDA培养基进行分离纯化。将采集的样本置于无菌条件下处理后接种于培养基表面,于20℃±2℃恒温箱中培养7至10天。此过程强调了无菌操作的重要性以及适宜环境条件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确保分离出的菌株纯净可靠。
再者,在形态学鉴定方面,标准详细描述了如何观察孢子囊梗及孢子囊特征。孢子囊梗呈二叉状分支,顶端着生单个或簇生的孢子囊;孢子囊球形至卵圆形,具乳突。通过显微镜下对比典型特征,可初步判断是否为向日葵霜霉菌。此外,还需注意与其他类似病害相区分,比如向日葵黑斑病等。
最后,在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中,推荐使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阳性结果表现为清晰可见的目标条带,其大小应符合预期设计值。这种方法快速灵敏,能够有效补充传统形态学鉴定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向日葵霜霉菌检疫鉴定方法》通过对样本采集、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构建了一套完整科学的检疫鉴定体系,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