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用燃煤工业锅炉节能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评价报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额定蒸发量不大于65t/h或额定功率不大于46MW的在用燃煤工业锅炉的节能评价。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Energy-saving of In-service Coal-fired Industrial Boil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754-2012在用燃煤工业锅炉节能评价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在用燃煤工业锅炉的节能评价工作。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额定出口压力小于等于3.8MPa的固定式燃煤工业锅炉,这明确了适用范围主要是指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中小型燃煤锅炉。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如GB/T 10180《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等。这些引用文件为评价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确保了评价方法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节能评价”、“能效测试”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节能评价”是指通过一系列检测手段和分析方法,评估锅炉运行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并提出改进建议的过程。这一部分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概念上的指导。
节能评价的基本要求
1. 组织与实施:规定了节能评价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来执行,并且需要制定详细的评价计划。
2. 数据收集:要求全面收集锅炉的设计参数、实际运行状况等相关信息,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
3. 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锅炉热效率测定、烟气成分分析、排烟温度测量等内容。每项检测都有其特定的目的,比如热效率测定可以直接反映锅炉的能量转换效果。
节能评价报告的内容
节能评价完成后需形成书面报告,报告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 评价目的及范围;
- 测试条件描述;
- 主要发现与问题分析;
- 改进建议及预期效益。
结论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41/T 754-2012在用燃煤工业锅炉节能评价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准备到完成整个节能评价流程的要求,还特别强调了评价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重要性,这对于提高工业锅炉的整体能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