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能源计量示范单位的评价要求,包括基本要求、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数据采集与处理、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企业、公共机构等各类单位开展能源计量示范单位的创建与评价工作。
Title:Evaluation Requirements for Energy Measurement Demonstration Un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N10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692-2012能源计量示范单位评价要求》是安徽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能源计量管理工作。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强调了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其中规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应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等内容,并形成文件化管理。”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明确内部各部门在能源计量中的职责,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同时所有相关活动都需有据可查。
其次,在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面,标准指出:“主要用能设备应按国家相关标准配备相应的能源计量器具,且这些器具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这表明企业在选购能源计量器具时不能仅考虑成本因素,还必须重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开展检定或校准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再者,关于能源统计分析部分,标准要求:“应对采集到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健全的数据收集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数据分析效率,通过趋势预测等方法提前识别潜在问题点,从而实现预防性维护。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节能降耗目标设定的重要性:“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年度及长期节能目标,并将其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还能促使整个组织朝着共同方向努力,最终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最后,对于持续改进的要求也不容忽视:“应建立考核奖惩制度,鼓励先进经验分享交流,不断优化能源管理策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良性竞争氛围形成,激励更多创新想法涌现出来,为推动企业乃至行业整体进步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DB34/T 1692-2012能源计量示范单位评价要求》从多个维度对企业提出了严格而全面的管理规范,旨在帮助企业构建科学高效的能源管理体系,助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