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天麻商品麻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天麻商品麻的生产。
Title:Non-environment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 Gastrodia Elata - Part 4: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mercial Gastrodia El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189.4-2011无公害农产品 天麻 第4部分 商品麻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它为天麻的商品麻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天麻商品麻生产基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源的地方。具体来说,土壤pH值应在5.5至6.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并且不得使用含有重金属或农药残留超标的肥料和农药。此外,灌溉用水需符合GB 5084的规定,确保水质清洁。
二、种麻的选择与处理
种麻质量直接影响到商品麻的产量和品质。根据标准,种麻应来源于健康、无病虫害的母株,且其直径应在1.5厘米以上。种麻在播种前需经过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或紫外线照射,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风险。
三、栽培管理
1. 种植密度:标准建议每平方米种植30至40个种麻,这样既能保证足够的光照和通风条件,又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2. 覆土厚度:覆土厚度控制在10至15厘米为宜,过厚会影响种麻的呼吸作用,过薄则可能导致干旱。
3.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是关键,特别是在天麻生长的关键时期(如块茎膨大期),需定期检查土壤湿度并适时补水。
四、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标准推荐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控。例如,使用黄板诱杀害虫,引入天敌昆虫如瓢虫等来控制害虫数量;对于病害,则可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喷洒。
五、采收与加工
商品麻的最佳采收时间为每年秋季,此时天麻块茎已充分成熟,药效成分达到峰值。采收后需及时清洗干净,并在阴凉通风处晾干或采用烘干机进行干燥处理,避免阳光直射导致有效成分流失。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规定,不仅可以提高天麻的商品价值,还能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