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脑卒中患者在居家环境中接受中医护理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评估反馈。本文件适用于提供脑卒中中医居家护理服务的机构和个人,以及相关监管部门。
Title:TGDACM 0124-2024 Specification for Home-ba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Services for Stroke Pati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57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脑卒中中医居家护理服务规范中的关键变化解读
在TGDACM 0124-2024《脑卒中中医居家护理服务规范》的新版标准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内容值得重点关注,即关于“中医辨证施护”的实施流程。这一条文在新版中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描述和优化,与旧版相比,其主要变化体现在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步骤、评估方式以及个性化护理方案制定的要求上。
在旧版标准中,“中医辨证施护”更多强调的是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原则,但缺乏具体的执行细节。而在新版中,这一条文不仅明确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阶段、体质特点以及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评估,还细化了评估的具体工具和方法。例如,新版要求护理人员使用专门设计的中医健康状态量表,从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偏好到情绪状态等多维度收集信息,并据此判断患者的中医证候类型。这种改变使得护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以“肝阳上亢型”脑卒中患者为例,在新版标准指导下,护理人员首先要通过望闻问切等传统中医诊断手段确认患者的证候类型,然后结合现代医学检查结果,如血压监测数据,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具体措施包括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推荐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气功锻炼,如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式,帮助平抑肝阳;同时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鼓励家属参与互动,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此外,新版标准还增加了定期随访的要求,护理人员需每隔两周记录一次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护理方案。这种持续跟踪机制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确保患者获得最佳康复体验。
综上所述,新版标准通过强化操作性指导,使“中医辨证施护”更具实践意义,为脑卒中患者的中医居家护理提供了更清晰的方向。护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这些新要求,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