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产品表面缺陷识别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产品表面缺陷检测的相关设备、软件和系统的开发、测试与应用。
Title:Surface Defect Recognition System Based on Deep Learning for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M6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解读TQGCML 3109-2024标准中关于基于深度学习的产品表面缺陷识别系统的应用时,我们可以重点关注新旧版本在数据集构建要求上的变化。相较于前版,新版标准对数据集的多样性、标注精度以及动态更新机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以数据集的多样性为例,旧版标准仅要求数据集涵盖常见缺陷类型即可,而新版则强调需包含不同材质、工艺流程下产生的各类典型及罕见缺陷,并且要确保每类缺陷样本数量足够且分布均衡。这意味着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要收集生产线上的常规检测数据,还应该主动搜集那些少见但可能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实例。
具体实施时,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步骤:首先建立一个全面的基础数据库,包括各种正常状态下的产品图片以及已知的所有缺陷类型样本;其次定期从生产线上抽取新的图像数据加入到数据库中,并由专业人员重新审核所有新增内容是否符合最新标准中的各项指标;最后开发一套自动化工具来帮助快速筛选出不符合规范的数据点并及时修正。
此外,对于标注精度方面也有显著提升。新版标准规定所有标注信息必须达到95%以上的准确率,并且允许使用半自动化的标记方式来提高效率。这就需要企业配备专门的技术团队负责监督整个过程,同时还要引进先进的AI辅助平台来优化标注流程。
综上所述,在应用TQGCML 3109-2024标准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产品表面缺陷识别系统时,特别需要注意数据集质量控制这一环节,只有严格按照新标准执行才能保证最终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