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轻基质穴盘茶苗繁育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设施设备、基质配制、种子处理、播种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采用轻基质穴盘进行茶苗繁育的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ight Substrate Plug Tea Seedling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860-2012轻基质穴盘茶苗繁育技术规程》是一项湖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轻基质穴盘茶苗的繁育过程,提高茶树种苗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中明确了“轻基质穴盘茶苗”这一概念,指在轻型栽培基质中培育的茶树种苗,其特点是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确保了繁育工作的统一性和标准化。
二、基质配制
标准要求基质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和保肥能力。具体来说,基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需满足一定的指标,如容重、总孔隙度等。例如,容重应在0.1g/cm³至0.3g/cm³之间,总孔隙度不低于50%。这些参数的选择是基于茶树幼苗生长的需求,确保其能够获得充足的氧气供应和水分养分。
三、播种与管理
播种时,种子的处理至关重要。标准建议采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的方法来提高发芽率。同时,在播种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播种深度和间距,一般播种深度为0.5cm至1.0cm,行距保持在3cm左右。此外,播种后需要及时浇水并覆盖薄膜以保温保湿,待幼苗出土后适时揭膜通风。
四、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茶苗繁育中的重要环节。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应定期检查苗床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者高效低毒化学农药进行喷洒,但必须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五、出圃标准
关于茶苗出圃的标准,标准规定了多个方面的指标,包括株高、茎粗、叶片数等。比如,合格茶苗的株高应达到10cm以上,茎粗不少于0.1cm,且具有至少两片完全展开的功能叶。这些量化指标有助于保证出圃茶苗具备良好的生理状态和适应能力,为后续种植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DB42/T 860-2012轻基质穴盘茶苗繁育技术规程》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技术要求,为茶苗繁育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促进了茶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