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人工鱼礁建设的选址、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海域内人工鱼礁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rtificial Reef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562-2012《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人工鱼礁的建设和管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人工鱼礁的基本概念,如“人工鱼礁”是指为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在特定海域内设置的人工构造物。这一定义强调了人工鱼礁的主要功能在于生态修复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规划与设计
在规划阶段,标准要求充分考虑区域海洋环境特点、渔业资源状况以及社会经济条件。例如,选址时需避开航道、锚地等重要航运区域,并确保不会对周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设计上则需要综合考虑水深、底质类型等因素,以保证鱼礁结构的稳定性及生物附着效果。
材料选择与制作
对于人工鱼礁所使用的材料,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所有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标准,不得含有有害物质。其次,在材料的选择上,优先选用环保型材料,比如天然石材或经过特殊处理的钢材,这些材料不仅能够有效承载重量还能促进海洋生物生长。
施工安装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确保每个环节都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在安装位置确定后,要通过专业仪器检测确认无误后再正式投放。此外,还应注意施工期间的安全措施,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后期维护管理
完成建设后的长期管理工作同样重要。标准建议定期检查鱼礁的状态,包括但不限于结构完整性、表面清洁度等方面。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修复。同时,还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共同参与到人工鱼礁项目的监督当中来。
以上就是关于DB13/T 1562-2012《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