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梨果入袋栽培过程中害虫综合防治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梨果种植过程中采用套袋技术的果园害虫综合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of Pear Fruit Bagging P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535-2012《梨果入袋害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一项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梨果在套袋前后的害虫综合防控措施,确保梨果的品质与产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防治原则
标准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优先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害虫的发生概率,如清洁果园、合理修剪等。当害虫问题发生时,则需要结合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理,避免单一依赖化学农药。
2. 套袋前处理
在梨果套袋之前,必须对果树进行全面检查,并清除所有可见的害虫及其卵块。此外,还应对树冠内部和地面进行彻底清理,移除落叶、杂草等可能成为害虫栖息地的物质。对于发现有虫害迹象的地方,可以采用人工捕捉或喷洒低毒性的生物制剂来进行初步处理。
3. 化学防治
虽然提倡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但在必要情况下仍需科学合理地施用药物。标准规定,在套袋前7至10天内,可根据当地农业部门发布的病虫情报选择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雾作业。值得注意的是,所使用的药剂应当符合国家关于食品安全的相关要求,并且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配比操作,切勿过量使用以免造成环境污染或者影响果实质量。
4. 生物防治
鼓励采用生物防治手段作为主要的害虫控制策略之一。例如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寄生蜂)来抑制蚜虫、螨类等常见害虫的数量增长;同时也可以通过种植驱避植物(如薄荷、万寿菊)等方式构建自然屏障,降低害虫侵袭的可能性。
5. 套袋技术要点
套袋是本规程的核心环节之一。首先需要保证袋子的质量优良,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水性能;其次在套袋前要确保每个果实表面干燥无水渍,并且已经经过了充分的预处理;最后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伤幼嫩的果皮组织。另外,为了防止袋内湿度过高导致腐烂现象的发生,建议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破损或发霉的袋子。
6. 监测与评估
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对于有效实施本规程至关重要。各生产单位应当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每次用药情况、天气变化以及田间观察结果等内容,便于日后追溯查询。同时还要不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前来指导监督工作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梨果入袋害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预防到治理再到后期管理等多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而且特别强调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同时也促进了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