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棉花与饲用黑麦一体化种植的技术要求,包括土地准备、播种、灌溉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微咸水区域内的棉花与饲用黑麦一体化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Planting of Cotton and Fodder Rye under Brackish Water Irri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489-2011《微咸水灌溉棉花-饲用黑麦一体化种植技术规程》是一项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利用微咸水灌溉棉花与饲用黑麦的种植技术流程。以下为规程中部分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内采用微咸水灌溉方式种植棉花和饲用黑麦的一体化模式。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地域性和作物组合特性,确保技术方案具有针对性。
二、术语和定义
1. 微咸水:指矿化度在2~5g/L之间的地下水或地表水。
解读:此定义明确了微咸水的矿化度范围,是开展微咸水灌溉的基础条件。
2. 一体化种植:在同一耕作单元内同时种植棉花和饲用黑麦,并进行统一管理。
解读:强调了两种作物在空间布局上的协调性以及管理措施的一致性,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土壤准备
1. 土壤pH值应控制在7.5~8.5之间。
解读:适宜的土壤酸碱度有利于两种作物根系发育及养分吸收,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生长效果。
2. 施肥量:每公顷施入腐熟有机肥30吨以上,氮磷钾比例为1:0.6:1。
解读:合理的施肥量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同时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
四、播种
1. 棉花播种时间为4月上旬至中旬,饲用黑麦播种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解读:根据不同作物的最佳生长周期安排播种时间,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全年持续生产。
2. 播种深度:棉花种子播深3~5cm,饲用黑麦种子播深4~6cm。
解读:适宜的播种深度有助于种子发芽出土,保证出苗整齐度。
五、田间管理
1. 灌溉制度:棉花生育期需水量约为500mm,分为6次灌溉;饲用黑麦生育期需水量约为450mm,分为5次灌溉。
解读:根据两种作物的不同需水量制定灌溉计划,既可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又可节约水资源。
2. 化学调控:棉花蕾期喷施缩节胺1~2次,每次用量200~300g/ha;饲用黑麦拔节期喷施矮壮素1次,用量500g/ha。
解读:通过化学调控手段控制植株高度,防止倒伏现象发生,促进产量提升。
六、病虫害防治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定期检查田间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解读: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结合物理、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理,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七、收获
1. 棉花采摘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当铃壳开裂率达到70%以上时即可开始采收。
解读:把握好最佳采摘时机,既能保证棉花品质又能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
2. 饲用黑麦收割时间为翌年5月中下旬,留茬高度不低于10cm。
解读:适当留茬有利于后续复种或其他用途,同时也便于机械操作。
以上内容仅为规程部分内容的简要说明,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种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