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松大苗、大树移植的术语和定义、移植前准备、挖掘、包装、运输、栽植及养护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油松大苗、大树的移植及养护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ransplanting Large Saplings and Trees of Pinus tabuliform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572-2012油松大苗大树移植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油松大苗和大树的移植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移植前准备
- 土壤条件:规定了移植地点应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和适宜的土壤结构。土壤pH值应在6.0至8.0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这一要求确保了油松在新环境中能够健康生长。
2. 苗木选择与处理
- 苗木规格:要求苗木高度不低于2米,胸径不小于5厘米,并且必须经过两年以上的圃地培育。此外,苗木根系完整,无明显病虫害。
- 修剪:移植前需对苗木进行适度修剪,保留主要分枝,去除枯枝、弱枝以及过密枝条,以减少水分蒸发并促进愈合。
3. 挖掘与包装
- 挖掘方法:采用环状沟法或方箱法进行挖掘,土球直径为苗木胸径的8到10倍。挖掘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根系。
- 包装材料:使用草绳或其他专用材料将土球紧密包裹起来,防止运输过程中散落。
4. 栽植与养护
- 栽植深度:栽植深度应略高于原土痕,使土球顶部露出地面约2-3厘米。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 浇水管理:移植后立即浇透定根水,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同时要注意定期检查是否有病虫害发生。
5. 后期管理
- 支撑固定:对于较高大的树木,在其成活初期需要设立支架予以固定,防止因风力作用而倾倒。
- 施肥措施:每年春季施用一次复合肥,秋季则补充磷钾肥,有助于增强树势。
通过以上几点解读可以看出,《DB13/T 1572-2012》从前期准备到具体实施再到后续维护都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旨在提高油松大苗大树移植的成功率,保障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