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生态公益林经营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实施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生态公益林的经营与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Public For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568-2012生态公益林经营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一、关于生态公益林的定义与分类
标准中明确指出生态公益林是指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根据功能定位不同,将其分为重点保护区域和一般保护区域。重点保护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等;一般保护区域则涵盖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
二、生态公益林的规划布局
在规划时应遵循集中连片原则,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因素。同时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对林分结构、生物多样性等情况进行调查评估。此外还强调了与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相协调,确保整体生态效益最大化。
三、抚育管理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公益林提出了具体的抚育方案。例如对于针叶纯林可采用间伐或补植阔叶树种的方法来优化林分结构;而对于灌丛型公益林,则建议通过割灌除草等方式促进植被恢复。另外还特别提到要加强对有害生物的预防控制工作,并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四、采伐限额管理
明确规定不得随意砍伐任何一棵树木,确需采伐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办理相应手续。具体而言,年度采伐量不得超过上年度末蓄积量的百分之五,并且要优先选择病腐木、枯立木等作为采伐对象。
五、防火防盗制度建设
要求各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设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同时还要加强巡逻检查力度,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以上只是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希望上述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重要的行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