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滨海泥质盐碱地原土绿化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土壤改良措施、植物选择与配置、施工技术要求及养护管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滨海泥质盐碱地的原土绿化工程及相关项目。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Native Soil Greening on Coastal Mud Saline-Alkali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619-2012《滨海泥质盐碱地原土绿化技术规程》是河北省针对滨海地区特殊土壤条件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滨海泥质盐碱地的绿化工作。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规程中明确了“滨海泥质盐碱地”的定义,即位于海岸线附近,以泥质为主的土壤类型,其盐分含量较高,pH值通常大于8.5。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明确的工作范围。
土壤改良
规程强调了土壤改良的重要性,建议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物理改良包括客土法和深翻法,通过引入非盐碱土或深层翻耕来改善土壤结构。化学改良则主要是施用石膏等化学物质降低土壤盐分。生物改良则是种植耐盐植物,利用植物根系改善土壤环境。
栽植技术
在栽植技术方面,规程提出了几点关键要求:首先,苗木选择上应优先选用本地适应性强的品种;其次,在栽植过程中要确保苗木的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并且要适时适量浇水,避免积水导致盐分上升;最后,对于新栽植的苗木需要设置支撑物以防止风害。
养护管理
养护管理是保证绿化效果持续的关键环节。规程指出,定期监测土壤含盐量是非常必要的,一旦发现盐分超标应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合理的灌溉制度也至关重要,应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灌溉频率和水量,既要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又要防止过度灌溉造成盐分积累。
以上是对DB13/T 1619-2012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