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区域内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进行马铃薯种植的生产活动。
Title:Potato Drip Irrigation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under Mulch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607-2012《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选择适宜品种
标准中明确指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马铃薯品种。例如,在河北省北部地区,建议选用早熟或中熟品种以适应较短的生长季节。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部分强调了种薯的选择与处理的重要性。要求种薯无病虫害且大小适中,通常每块种薯重量控制在30-50克之间。播种前需对种薯进行晾晒,并使用杀菌剂浸泡消毒,以预防后期可能出现的病害问题。
播种时间及密度
关于播种时间,标准建议春播一般在4月上旬至中旬为宜,秋播则应在8月底至9月初完成。合理的种植密度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行距保持在60-70厘米左右,株距约为25-30厘米较为合适。
膜下滴灌系统安装
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安装时首先要确保地膜铺设平整紧密,避免出现破损现象;其次滴灌带应放置于地膜下方并与作物行向一致,保证水分均匀分布。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整个灌溉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排除故障。
施肥管理
施肥方面提倡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适当补充氮磷钾复合肥料,特别是在开花期前后要注重钾肥的补充。此外,还需结合植株长势适时调整施肥量,防止过量施肥造成浪费甚至损害植物健康。
以上就是对DB13/T 1607-2012中几个重要条款的具体说明。遵循这些指导原则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实施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技术,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