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沥青路面防水抗裂层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新建和改建公路沥青路面防水抗裂层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Waterproof and Anti-cracking Layer of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506-2012《公路沥青路面防水抗裂层设计施工技术规范》是河北省地方标准,该标准为公路沥青路面的防水抗裂层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设计阶段的关键要求
第4.1条:材料选择
本条规定了防水抗裂层所用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例如,防水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粘结性、耐久性和抗老化能力。施工单位在选择材料时,不仅要考虑其初始性能指标,还必须确保这些材料能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性能。这直接关系到路面的整体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第4.2条:结构设计
关于防水抗裂层的设计厚度,标准明确指出不同等级公路的具体数值范围,并强调要根据交通荷载、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量。合理的厚度设计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水分渗透,还能减少裂缝产生几率,延长道路寿命。
施工阶段的重点说明
第5.1条:基层处理
施工前对基层进行彻底清理和平整是非常重要的步骤。标准特别提到,在铺设防水层之前,必须保证基层干燥清洁,无油污、灰尘等杂质。只有这样才可确保防水层与基层之间形成牢固结合,避免因界面污染而导致的粘结失效。
第5.2条:施工工艺
对于具体的施工方法,如热熔法、冷粘法等,标准给出了详细的步骤说明。比如,在采用热熔法施工时,需控制好加热温度及时间,以防止材料过早老化或未完全融化;而使用冷粘法时,则要注意胶粘剂涂布均匀度以及固化时间。此外,还应注意天气状况的影响,恶劣条件下不宜开展作业。
第5.3条:质量检验
施工完成后,应对防水抗裂层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是否有气泡、裂纹)、厚度测量、拉伸强度测试等项目。只有当所有检测结果均符合规定标准后,才能进入下一工序。
总结
DB13/T 1506-2012规范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全过程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旨在提高公路沥青路面防水抗裂层的质量水平。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要求,可以大大降低由于水损害和裂缝问题引发的道路病害风险,从而保障行车安全并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各方参与者都应当高度重视此标准的学习与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