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坑工程内支撑的设计、施工、监测及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中基坑工程内支撑的设计、施工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Internal Support of Excavation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940-2012《基坑工程内支撑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指导和规范基坑支护中的内支撑设计与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以下将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关于内支撑体系布置
根据规程第5.1.3条,内支撑的平面布置应遵循“均匀、对称”的原则,以确保结构受力均衡。这意味着在设计时需考虑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合理安排支撑的位置和数量,避免因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的安全隐患。此外,还应保证每层支撑之间的间距适中,既要满足施工操作空间需求,又要符合承载力要求。
内支撑构件选型
规程第6.2节明确了不同类型内支撑构件的选择准则。对于混凝土构件,其截面尺寸及配筋设计应按照实际荷载情况进行计算,并留有一定安全裕度;而钢构件则需要特别注意焊接质量和节点构造,确保连接部位强度不低于主体部分。同时强调,在选择材料时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如温度变化、湿度影响等因素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施工过程控制
在第7章关于施工阶段的规定中指出,内支撑安装前必须完成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基底处理、降水措施等。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执行,定期检查支撑系统的完整性,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再开始作业。
安全监测
规程特别重视安全监测的重要性,见第8章相关内容。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持续监控基坑变形状况以及周围建筑物的状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监测频率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至少每周一次,并做好详细记录以便后续分析使用。
以上是对DB11/940-2012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该标准不仅涵盖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北京地区特有的地质特点和技术经验,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