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废胎橡胶沥青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废轮胎橡胶粉为改性剂,与基质沥青混合制备的废胎橡胶沥青在北京市道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oad Use of Retread Rubber Asphalt
中国标准分类号:U46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916-2012《废胎橡胶沥青路用技术要求》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使用废胎橡胶制备的橡胶沥青在道路工程中的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原材料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用于生产废胎橡胶沥青的主要原料——废轮胎橡胶粉的技术参数。其中,橡胶粉的粒径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为45μm~9.5mm之间,并且需要满足一定的弹性恢复率(不低于70%)。此外,对橡胶粉中的杂质含量也提出了限制,以确保其纯度。
2. 废胎橡胶沥青的技术指标
- 针入度:针入度反映了材料的软硬程度,在本标准中针入度范围被设定为特定值,这有助于保证混合料具有适当的粘结力和施工性能。
- 延度:延度测试可以评估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的变形能力,标准中对此有明确的最低要求。
- 软化点:软化点用来衡量材料开始流动时的温度,对于保证路面在高温环境下不发生车辙等病害至关重要。
- 弹性恢复率:这一指标直接体现了废胎橡胶沥青的弹性和耐久性,标准设定了不低于某一数值的标准。
3. 生产工艺要求
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橡胶粉与基质沥青的混合温度及搅拌时间,以确保两者充分均匀混合。同时,还需注意避免过度加热导致材料性能下降。
4. 质量检验与验收
每批产品出厂前都必须按照规定项目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提到的各项物理化学性能测试。只有当所有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时,才能视为合格品并允许投入使用。
5. 应用范围与限制
废胎橡胶沥青适用于不同等级公路的面层铺设以及各类基层处理等工作场景。但考虑到实际使用情况下的差异性,在具体工程项目实施前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以上内容基于DB11/T 916-2012标准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其核心条款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