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选优原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红松、落叶松、樟子松等为主要树种的选优原木的生产与流通领域。
Title:Preferred Logs -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740-2012《选优原木》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选优原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分类
标准将选优原木分为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两大类,并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具体树种。这一分类有助于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合适的木材类型,确保材料性能满足特定需求。
要求
# 外观质量
- 缺陷限制:标准对原木表面的缺陷如节子、腐朽、虫眼等进行了严格限定。例如,不允许有贯通材身的严重腐朽或大量活节,以保证木材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
- 尺寸偏差:明确了原木长度、直径等基本尺寸允许的偏差范围,这对于后续加工至关重要。
# 内部质量
- 材质等级:按照材质的好坏分为不同等级,高等级的原木要求内部组织均匀致密,无明显缺陷。
- 物理力学性能:包括抗弯强度、弹性模量等指标的具体数值要求,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使用安全性与稳定性。
检验方法
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检验流程和技术手段,比如采用目测结合仪器测量的方式来评估原木的质量状况。对于某些特殊项目,则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来完成。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这部分内容强调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地标记每根原木的信息(如种类、等级)、采取适当的包装措施防止损伤、合理安排运输路线避免不必要的损耗,以及妥善保管以延长保存期限。
以上是对DB22/T 1740-2012《选优原木》中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分析。遵循此标准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还能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保障使用者的安全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