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优质原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红松、落叶松、白桦、水曲柳、胡桃楸等树种为主的优质原木的生产、检验与验收。
Title:High-quality Lo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742-2012《优质原木》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优质原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优质原木”的概念,即指那些经过严格挑选,具有优良材质特性和较高利用价值的木材产品。这一定义强调了优质原木不仅在物理性质上要好,还应在实际应用中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技术性能。
分类
根据树种的不同,优质原木被分为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两大类。每种类别下又细分为多个具体树种,如红松、樟子松等属于针叶树种;而水曲柳、胡桃楸则归为阔叶树种。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使用者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要求
对于优质原木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公差以及内部缺陷等方面。其中,外观质量要求原木表面应光滑无裂痕,颜色均匀一致;尺寸公差需符合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部不允许存在腐朽、虫害等严重缺陷。此外,还对原木的含水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确保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因湿度变化而变形或开裂。
检验方法
为了保证上述各项指标能够准确测量,标准详细描述了多种检验手段。例如,通过目测检查外观质量和缺陷情况;使用游标卡尺等工具测量直径和长度;采用干燥法测定含水率等。这些方法的选择充分考虑到了操作简便性和结果准确性之间的平衡。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最后,关于如何正确标识、妥善包装以及安全运输和储存优质原木也做了明确规定。要求每个包装单元都要清晰地标明生产厂名、规格型号及数量等信息,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在搬运过程中的损坏。同时建议将原木存放于通风良好且远离水源的地方,以延长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优质原木》标准从多个角度规范了优质原木的产品特性及其处理流程,旨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满足市场需求。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最终用户都应该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