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小麦生产过程中施肥的基本原则、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小麦生产的施肥管理。
Title:Wheat Fertiliz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小麦施肥技术规程》(DB51/T 1547-2012)是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施肥原则:标准强调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小麦品种特性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施肥。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能一概而论。例如,在高肥力土壤上应减少氮肥施用量,而在低肥力土壤则需适当增加。
2. 基肥施用:规定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学肥料。具体要求为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至3000公斤,并配合适量磷钾肥。这一规定基于有机肥能够改良土壤结构,长期提供养分的特点,同时补充速效养分以满足小麦生长初期的需求。
3. 追肥管理:标准指出追肥分为拔节期和抽穗期两次进行。第一次追肥应在小麦拔节期,施尿素10至15公斤/亩;第二次则是在抽穗期,视植株长势再决定是否追加尿素5至10公斤/亩。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小麦生长高峰期对养分的需求,又避免了过量施肥导致资源浪费或环境污染。
4. 微量元素补充:对于缺锌等微量元素缺乏的地块,建议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补充锌肥。这体现了现代农业注重平衡施肥的理念,即不仅要关注大量元素,还要注意微量元素的供给,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5. 施肥量控制:明确了总施肥量不宜超过每亩纯氮15公斤的标准。这一限制有助于防止因过度施肥造成土壤板结、地下水污染等问题,同时也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
6. 施肥方法:提倡采用沟施或穴施等集中施肥方式,并覆土压实,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此外,还鼓励使用机械施肥,以减轻劳动强度并提升作业精度。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小麦施肥技术规程》(DB51/T 1547-2012)从多个角度对小麦施肥进行了科学指导,为实现优质高效的小麦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农民朋友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原则和技术要点,不断优化自己的田间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