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党参生产的产地环境、种子种苗、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党参的规范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donopsis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1545-2012 党参生产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党参的产地环境、种子种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下为重要条文解读:
一、产地环境
1. 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pH值6.5-7.5的沙壤土或壤土适宜种植党参。
2. 禁止在重茬地、污染地和盐碱地上种植。
二、种子种苗
1. 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如新正党参1号。
2. 种子质量应符合GB/T 16715.3的规定,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6%,发芽率不低于85%。
3. 种苗要求健壮无病虫害,根长15-20厘米,直径0.5-1.0厘米。
三、栽培管理
1. 播种期为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或秋季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
2.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千克。
3. 定植密度为行距30-40厘米,株距15-20厘米。
4. 及时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无杂草。
5. 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四、病虫害防治
1.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2. 常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等,可采用多菌灵、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
3. 主要虫害有蛴螬、蚜虫等,可用辛硫磷、吡虫啉等药剂喷雾防治。
五、采收
1. 春季播种的党参于当年10月中下旬采收,秋季播种的次年10月中下旬采收。
2. 采收时挖出全根,去除泥土,剪去须根和叶片,晾晒至含水量12%以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