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池塘泥鳅养殖的环境条件、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和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池塘泥鳅的人工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el Farming in Po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634-2012《池塘泥鳅养殖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对池塘泥鳅的养殖过程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池塘准备
该标准规定池塘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地方。池底要求平坦,淤泥厚度控制在10-15厘米之间。池塘四周需设置防逃设施,如尼龙网等。在放养前要进行清塘消毒,常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处理,以杀灭病原菌和害虫。
苗种选择与放养
苗种选择时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放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80-100尾,具体数量根据池塘条件和管理水平调整。放养前需进行试水,确保池塘环境适合苗种生存。
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遵循“四定”原则:定时、定位、定质、定量。饲料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搭配鲜活饵料。日投喂量根据水温、天气状况灵活调整,通常占鱼体重的3%-5%。每天分早晚两次投喂,傍晚投喂量占全天的70%左右。
水质管理
保持良好的水质是池塘养殖成功的关键。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pH值、氨氮等。每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不超过总水量的三分之一。使用增氧机调节水中溶氧水平,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和阴雨天要加强增氧措施。
以上内容涵盖了池塘泥鳅养殖的主要技术环节,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