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本文件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等样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melamine content in feed -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613-2012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文的深度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三聚氰胺的定量分析。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主要针对的是动物饲料产品,为饲料生产、加工及检测提供了技术依据。
二、原理
样品经提取、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分离,然后通过串联质谱检测。选择三聚氰胺的特征离子进行多反应监测(MRM)。此原理确保了检测的高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有效排除干扰物质的影响。
三、仪器与材料
标准要求使用配备电喷雾离子源(ESI)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并需配以合适的色谱柱和溶剂系统。同时,对实验用水、试剂纯度有严格要求,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四、样品制备
样品需粉碎并通过20目筛网,精确称取一定量样品加入提取液中。通过超声波提取并离心获取上清液,再经过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此过程保证了样品处理的一致性和提取效率。
五、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C18反相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设定为0.2mL/min,进样量为10μL。这些参数的选择基于三聚氰胺在不同极性条件下的保留行为,优化了分离效果。
六、质谱条件
离子源温度为500℃,毛细管电压为3500V。监测离子对为m/z 126.9→85.9和m/z 126.9→68.9。定量采用外标法定量。这些质谱参数确保了三聚氰胺特征离子的有效检测。
七、结果计算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浓度。当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0.5mg/kg时,报告为未检出。这一规定保障了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八、质量控制
每批样品需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加标回收试验及平行样测定。加标回收率应在80%-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5%。这些质控措施确保了检测过程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九、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需防止污染,使用过的玻璃器皿需彻底清洗。实验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操作技能。这些细节强调了实验规范的重要性,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检测结果。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22/T 1613-2012标准从原理到操作细节都进行了详尽规定,为饲料中三聚氰胺的准确检测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