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技术要求、工作程序、评价方法和成果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475-2012《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技术规程》是重庆市地方标准,于2012年发布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工作流程、评价内容、方法及成果要求等。
重点解读如下: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城镇村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工作。标准中明确了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等基本概念。其中城乡建设用地指城市、建制镇和村庄范围内的建设用地。
二、评价原则
评价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原则。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评价。
三、工作流程
包括资料收集与整理、现状调查、初步分析、专题研究、综合评价、成果编制六个阶段。特别强调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条件、水资源条件、地质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五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具体指标都有明确的规定,如土地资源条件要考虑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
五、评价方法
推荐使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定量评价方法,并辅以专家咨询法等定性评价手段。要求建立合理的权重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六、成果要求
最终成果应包括文字报告和技术报告两部分。文字报告需阐述评价目的、依据、方法、过程及结论;技术报告则侧重于数据处理、模型构建等内容。所有成果均需通过专家评审才能正式发布。
七、其他注意事项
强调评价过程中要注重保护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同时要求定期对评价成果进行更新维护,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
以上是对该标准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析,希望能帮助理解其核心内容。在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