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蜜桃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水蜜桃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each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699-2012《水蜜桃栽培技术规程》是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水蜜桃的栽培技术,提高水蜜桃的产量和品质。以下将对规程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规程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且丰产性好的优良品种。例如,“皖玉”、“朝晖”等品种因其良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经济效益被广泛推荐。这一步骤对于确保种植成功至关重要,因为合适的品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并提高果实的经济价值。
其次,在园地建设方面,规程强调了选址的重要性。要求园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方。同时,还提到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包括道路、排灌系统以及防护林带的设计。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果园的小气候环境,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为水蜜桃的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基础条件。
再者,在栽植密度与方式上,规程建议根据不同的品种特性确定合理的株行距。一般来说,早熟品种可以适当密植以加快收益速度;而晚熟品种则需保持适当的间距以便于后期管理操作。此外,还应注意采用科学合理的栽植方法,比如挖大穴施足基肥等,这样有利于幼苗快速恢复生长并形成健壮的根系结构。
另外,关于肥水管理部分,规程提出了全年多次施肥的原则,并特别强调了花前肥、花后肥及果实膨大期肥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在春季萌芽前后施用氮磷钾复合肥促进新梢抽发;在开花结束后补充微量元素肥料帮助坐果;而在果实迅速增长期间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可有效提升果实品质。同时,结合天气状况合理安排灌溉次数和量级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环节中,规程提倡采取综合防控策略,包括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例如定期修剪枝条去除病残组织;设置黄板诱杀害虫;适时喷洒高效低毒农药控制病原菌扩散等。通过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防治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率并保障产品安全。
综上所述,《水蜜桃栽培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园地建设再到具体管理措施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性意见。遵循该规程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保证最终产品的优质高产,对于推动地方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