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酒生产中窖泥脱氢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试剂配制、测定步骤及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白酒发酵过程中窖泥质量评价及相关研究。
Title:Analysis Method for Dehydrogenase Activity in Pit Mud - DB34/T 1729-2012
中国标准分类号:X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729—2012《窖泥中脱氢酶活性测定方法》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白酒生产过程中用于测定窖泥中脱氢酶活性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优质窖泥为载体的传统固态发酵法生产的白酒企业中,对窖泥样品中脱氢酶活性的测定。这表明该方法主要针对白酒酿造行业,尤其是采用传统工艺的企业。
原理
脱氢酶活性测定基于其能够催化底物(如酒石酸钠)脱氢生成还原型辅酶I(NADH或NADPH),而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检测吸光度的变化来反映。具体来说,在340nm波长处测量NADH或NADPH的增加量,从而计算出脱氢酶的活性。
主要仪器设备
包括但不限于恒温培养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这些设备的选择对于确保测试结果准确至关重要。
样品制备
样品应从窖池底部采集新鲜窖泥,并迅速放入无菌容器内密封保存。运输过程中需保持低温条件直至到达实验室。到达后立即按照规定比例加入缓冲液进行匀浆处理,确保样品均匀一致。
测定步骤
首先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与适量的酒石酸钠溶液混合置于恒温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取一定体积的反应液注入比色皿中,在设定好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通过与标准曲线对比得出样品中脱氢酶活性大小。
结果表示
脱氢酶活性通常以每克干重样品每小时消耗多少微摩尔底物来表示。最终结果需要取平行试验的平均值,并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注意事项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外界因素干扰实验结果。此外,所有试剂都应当现配现用,避免长时间存放影响效果。
以上是对DB34/T 1729—2012《窖泥中脱氢酶活性测定方法》中部分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正确理解和执行该标准有助于提高白酒生产企业对窖泥质量控制水平,进而促进产品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