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驱动桥总成清洁度的限值及评定方法,包括术语和定义、要求、检测方法及结果评定。本文件适用于汽车驱动桥总成及其零部件的清洁度控制与检测。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leanliness Limit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Drive Axle Assembly
中国标准分类号:T43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737-2012《驱动桥总成清洁度限值及评定方法》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主要用于规范驱动桥总成在生产、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清洁度要求及其检测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驱动桥总成的清洁度限值设定与评定。清洁度是衡量产品内部杂质含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寿命。标准明确了适用对象为各类汽车驱动桥总成,包括但不限于轿车、客车和货车等。
清洁度定义
清洁度是指驱动桥总成内部残留的固体颗粒物的质量或数量。标准规定了清洁度测试时需考虑的颗粒大小范围通常为45μm至180μm之间。这一范围的选择基于实际应用中这些尺寸的颗粒对机械部件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
样品准备
样品准备阶段要求将待测驱动桥总成按照指定程序清洗干净,并确保所有表面无多余油脂或其他污染物附着。清洗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应符合环保要求,并且不会改变被测部件表面的状态。
测试方法
清洁度测定采用滤膜过滤法,即将清洗后的液体通过已知孔径的滤膜,收集并称重留在滤膜上的颗粒物。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使用适当的溶剂对驱动桥总成进行全面清洗;
2. 将清洗液经过0.45μm孔径的滤膜过滤;
3. 干燥后精确称量滤膜上残留的固体颗粒质量。
极限值规定
根据不同的驱动桥类型及其工作条件,标准设定了不同等级的清洁度极限值。例如,对于轻型商用车辆而言,其清洁度极限值通常比重型卡车更为严格。这反映了不同车辆承受载荷及运行环境的不同需求。
结果评估
最终结果需要与规定的极限值对比来判断是否合格。如果实测值低于或等于极限值,则视为合格;反之则不合格。此外,还需记录每次测试的具体数据以便后续分析改进。
注意事项
在执行上述流程时应注意避免人为因素干扰测试结果的真实性。比如,在取样和处理样品时要小心谨慎,防止外界灰尘进入样本系统;同时也要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
总之,《DB34/T 1737-2012 驱动桥总成清洁度限值及评定方法》为确保汽车驱动桥总成产品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从而保障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