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防爆场(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检验项目与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判定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在安徽省内使用的防爆场(厂)内机动车辆的监督检验。
Title: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Regulations for Explosion-Proof In-Plant Mobile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J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716-2012防爆场(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防爆场(厂)内机动车辆在投入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应进行的监督检验内容、方法和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额定起重量不超过8吨且以电动机或内燃机为动力源的防爆场(厂)内机动车辆。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适用的车辆类型及其技术参数限制。
2. 检验项目:标准列出了多项必检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整车外观检查、防爆性能测试、电气系统安全性评估等。这些项目的设置旨在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功能性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3. 防爆性能要求:
- 防爆等级:根据车辆的工作环境确定相应的防爆等级,并按照此等级设计制造。
- 防爆措施:所有可能产生火花或高温的部件均需采取有效的防爆措施,如采用特殊材料制作或加装防护罩。
4. 电气系统安全:
- 绝缘性能:电气设备必须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
- 过载保护:系统应配备过载保护装置,在电流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切断电源。
5. 制动系统检查:对制动器的灵敏度、可靠性进行全面检测,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停车。
6. 行驶稳定性试验:通过模拟实际工作条件下的负载变化来验证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是否满足要求。
7. 噪音水平测定:测量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强度,确保其低于规定的限值,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8. 标志与警告标识:车辆上应当清晰地标明防爆标志以及必要的操作说明和警告信息,便于使用者了解正确操作方法并注意潜在危险。
9. 记录保存:每次检验完成后都需详细记录检验结果及相关数据,并妥善保存以便日后查阅。
以上就是对《DB34/T 1716-2012防爆场(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规程》部分重要内容所做的简要分析。遵循这些规定有助于保障此类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降低事故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