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铸摆件覆盖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金属材料为基体,采用电铸工艺生产的摆件覆盖层。
Title: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forming Ornaments - Coating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H21
国际标准分类号:25.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259-2012 电铸摆件 覆盖层技术规范》是福建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电铸摆件覆盖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金属材料为基体的电铸摆件覆盖层,包括镍、铜、铬等金属镀层。标准对覆盖层的外观质量、厚度、附着力、耐腐蚀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术语和定义
1. 电铸摆件:采用电铸工艺制造的装饰性摆件产品。
2. 覆盖层:覆盖在电铸摆件表面的一层金属或其他材料,具有保护、装饰等功能。
三、技术要求
1. 外观质量
(1)覆盖层表面应光滑、均匀,无明显缺陷如气孔、裂纹、起泡等。
(2)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色泽一致。
解读:这一条款强调了覆盖层的外观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美观度和市场竞争力。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覆盖层表面平整无瑕疵。
2. 厚度
(1)覆盖层厚度应在设计值±10%范围内。
(2)局部厚度不得低于设计值的85%。
解读:覆盖层厚度是影响其防护性能的关键因素。过薄可能导致防护效果不佳,过厚则会增加成本并可能影响外观。生产企业需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定期检测厚度,确保符合标准。
3. 附着力
(1)覆盖层与基体之间的附着力应达到GB/T 9286规定的Ⅰ级。
(2)划格法测试时,切割处涂层脱落面积不超过5%。
解读:附着力是衡量覆盖层是否牢固的重要指标。附着力差会导致覆盖层脱落,失去保护作用。企业应采用合适的前处理工艺和涂覆技术来提高附着力。
4. 耐腐蚀性
(1)中性盐雾试验时间为48小时,覆盖层不应出现明显锈蚀或剥落现象。
(2)覆盖层表面允许有轻微变色但不允许有起泡、开裂等情况。
解读:耐腐蚀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寿命。通过盐雾试验可以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中的腐蚀情况,检验覆盖层的抗腐蚀能力。企业需优化覆盖层配方,增强其防腐性能。
四、试验方法
1. 外观质量检查采用目视法,在自然光或不低于40W的日光灯下观察。
2. 厚度测量使用磁性测厚仪或涡流测厚仪,按照GB/T 4957执行。
3. 附着力测试采用划格法,按GB/T 9286进行。
4. 耐腐蚀性测试采用中性盐雾试验箱,按GB/T 10125进行。
五、检验规则
1. 每批产品均需进行出厂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厚度、附着力、耐腐蚀性等项目。
2. 同一批次的产品按一定比例随机抽样,样本数量不少于5件。
3. 若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从同批次中加倍取样复检,复检仍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六、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 产品外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2. 包装材料应防潮、防震,避免运输过程中损坏。
3.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轻拿轻放,防止剧烈碰撞。
4. 贮存环境应干燥通风,温度保持在-10℃至40℃之间,相对湿度不大于75%。
以上是对DB35/T 1259-2012标准中部分内容的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