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津市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数据内容及表达方式。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建库、更新与应用。
Title:Tianjin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Elements Data Dictionary Part 1: 1:500, 1:1000, 1:2000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El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473-2012是天津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规定了1:500、1:1000和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数据内容、数据结构以及表达方式。这项标准对于规范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分类体系。按照要素的性质和用途,将其划分为点状要素、线状要素和面状要素三大类。例如,点状要素包括控制点、水系特征点等;线状要素涵盖道路、河流等;面状要素则涉及行政境界、地类界等。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数据的组织与管理。
其次,关于要素属性的设计非常细致。以水系要素为例,除了基本的位置信息外,还定义了流向、宽度、流速等附加属性。这些属性能够更全面地描述水系特征,为水资源管理和防洪规划提供支持。
再者,标准对要素的几何精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1:500比例尺的数据,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得超过±0.15米;而高程中误差应控制在±0.10米以内。这样的精度指标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在工程测量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要素间的拓扑关系维护。比如,道路与河流之间的交叉点必须准确捕捉,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这对于构建城市空间数据库至关重要。
最后,考虑到实际应用需求,标准提供了多种数据输出格式选项,包括GML、Shapefile等,便于与其他系统集成使用。同时,也给出了数据更新流程的指导建议,确保数据始终反映最新的地理状况。
总之,DB12/T 473-2012为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标准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其科学合理的要素定义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