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银海枣苗木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容器育苗、大田种植、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银海枣苗木的生产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Silver Sea Date Palm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064-2012 银海枣苗木生产技术规程》是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银海枣苗木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银海枣”这一特定植物品种的概念,确保在后续讨论中所有参与者对所涉及的对象有统一的理解。这对于保证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的沟通顺畅至关重要。
苗木质量要求
1. 外观质量:规定了苗木的高度、茎粗、叶片数量等物理特性指标。例如,一级苗要求高度不低于150厘米,茎粗不少于3厘米,并且必须具有完整的冠幅结构。
2. 健康状况:强调苗木应无病虫害侵袭,根系发达且完整,能够适应移植后的生长环境。
生产管理
1. 繁殖方法:推荐使用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同时指出每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土壤条件:建议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作为种植基质,并定期检测土壤pH值以维持适宜范围(一般为6.0-7.5)。
3. 施肥与灌溉:制定了详细的施肥计划表,包括肥料种类、施用量及时机安排;同时也给出了合理的灌溉频率和水量控制方案。
病虫害防治
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常见的病害如炭疽病、叶斑病以及主要害虫如红蜘蛛、介壳虫等的识别特征、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特别强调了生物农药的应用优先于化学药剂,以减少环境污染。
检验规则
明确了抽样方法、检验项目及判定准则。例如,在抽样时需随机选取一定比例的样本;检验项目则包括但不限于外观质量检查、生长势评估等;最终依据设定的标准来决定产品是否合格。
以上只是对部分重要内容进行了简要说明,实际上整个标准还包含了更多细节性指导信息。希望这些解析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提高银海枣苗木生产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