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桉树主要病虫害的调查方法、预测预报、防治原则及综合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桉树人工林的主要病虫害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Eucalypt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桉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DB44/T 1059-2012)是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桉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经济效益。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3.1 病害预防
条文内容: 在造林前应对苗木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病虫害植株用于造林。
解读: 这一条强调了苗木质量的重要性。在造林过程中,使用健康的苗木是防止病害传播的第一步。通过仔细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剔除携带病菌或虫卵的苗木,避免病虫害在新造林地扩散。这不仅能够保护幼林健康生长,还能减少后期的防治成本。
4.2 药剂喷洒
条文内容: 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控制用药量及频率,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读: 高效低毒农药的选择体现了环保理念,减少了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同时,严格遵守说明书的操作要求,如控制用药量和频率,有助于避免药害事故的发生,保障人畜安全,并维持生态平衡。
5.1 综合管理措施
条文内容: 结合抚育管理措施,定期清理林地杂草,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木抗病能力。
解读: 综合管理措施强调了林地日常维护的重要性。通过清理杂草,不仅可以改善林地环境,还能够促进空气流通与光照到达树冠内部,从而提升桉树自身的免疫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6.3 监测预警机制
条文内容: 建立健全监测网络体系,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解读: 健全的监测预警系统对于有效防控病虫害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管理者快速反应,采取针对性强、效果好的防治手段。此外,这种机制还有助于积累数据资料,为今后的研究和制定更完善的防治策略奠定基础。
以上三个方面的详细解读展示了《桉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中关于预防、治疗以及长期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指导思想和技术要求。遵循这些规定将有利于实现桉树林持续稳定发展,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