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子化采购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及运行维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电子化采购公共服务平台的规划、设计、开发和管理。
Title:Basic Requirements for E-procurement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050-2012《电子化采购公共服务平台基本要求》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电子化采购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原则、功能要求、技术要求以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以下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建设原则
3.1 公开透明
该条款强调电子化采购服务平台应当确保所有采购信息的公开透明。具体包括:采购公告、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结果等信息均需在平台上发布,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一原则旨在提高政府采购活动的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保障公平竞争环境。
3.2 公平公正
要求平台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市场主体的需求,提供平等的机会参与采购活动。例如,在设置供应商准入条件时不得含有歧视性或排他性的内容;对于评标过程也应采用统一的标准和程序,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获得公平对待。
功能要求
5.1 信息发布与查询
平台必须具备强大的信息发布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将各类采购信息传达给潜在投标人。同时还需要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服务,使用户可以轻松获取所需资料。此外还应该支持多种语言版本以满足国际化的使用需求。
5.2 在线注册与认证
为了保证交易安全,平台需要建立完善的在线注册系统,并对注册用户提供身份验证服务。这通常涉及到收集必要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等,并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确认账户所有权。
技术要求
6.1 系统安全性
鉴于涉及大量敏感数据,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本标准提出了若干措施来加强防护,比如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定期更新软件补丁、备份重要数据等。另外还特别提到要防范网络攻击特别是恶意软件入侵等问题。
6.2 数据交换接口规范
考虑到未来可能与其他相关业务系统对接的需求,标准中明确了数据交换接口的设计准则。这意味着无论是内部模块之间的通信还是对外部第三方系统的交互都需要遵循统一的标准格式,从而实现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
运行维护
7.1 日常监控
持续监测整个平台的性能表现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通过实时跟踪各项指标(如响应时间、错误率等),可以迅速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服务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7.2 定期评估反馈
定期邀请各方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估会议,听取他们对于当前服务的看法及建议。这种双向沟通机制有助于不断改进和完善平台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用户群体。
综上所述,《电子化采购公共服务平台基本要求》不仅为构建现代化的电子化采购体系提供了指导方针,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政府致力于打造更加开放包容营商环境的决心。希望上述内容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项重要的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