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苦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海南省无公害农产品苦瓜的生产。
Title:Non-hazardous Agricultural Products - Bitter Melon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39-2012 无公害农产品 苦瓜生产技术规程》是海南省针对无公害苦瓜种植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1. 空气质量:产地周围不得有污染源,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中二级标准。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空气的清洁度对苦瓜品质的影响,确保没有工业排放等有害物质影响作物生长。
2. 土壤条件:土壤pH值在5.5-7.0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且无重金属超标。
解读:适宜的酸碱度和丰富的有机质有利于苦瓜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同时防止土壤污染导致的产品安全性问题。
二、栽培管理
1.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性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
解读:选择适合本地环境的品种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强植株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2. 种子处理:播种前用清水浸泡种子24小时,然后置于25℃条件下催芽至露白。
解读:此方法能促进种子发芽率,缩短出苗时间,为后续生长奠定良好基础。
三、病虫害防治
1. 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优先采用生物农药。
解读: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保障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消费者的健康。
2. 具体措施: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合理轮作倒茬;发生病虫害时,可选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剂如阿维菌素等进行喷雾。
解读:通过良好的田间管理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四、采收标准
1. 成熟度:果实表面开始转黄或出现少量裂纹时即可采收。
解读:此时采摘既能保证口感最佳又能避免过熟导致品质下降。
以上便是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款的具体解析,希望对从事苦瓜种植的朋友有所帮助。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操作,不仅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无公害苦瓜产品,还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