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矿井排水膜法零排放系统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设计原则、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运行管理及监测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膜法处理技术实现矿井排水零排放的系统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Zero Discharge System of Mine Drainage by Membrane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矿井排水处理是矿山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TGRM 091-2023《矿井排水膜法零排放系统技术指南》的发布为行业提供了更科学、更规范的技术指导。本文以“膜法零排放系统中关键组件选型”为核心,对比分析新旧版本标准的差异,并结合实际应用给出具体操作建议。
在TGRM 091-2023与早期版本相比,对于膜组件的选择有了更加细化的要求。旧版标准更多关注于设备的整体性能指标,而新版则强调了根据矿井水质特性选择合适类型的膜材料以及确定最佳运行参数的重要性。
例如,在超滤(UF)和反渗透(RO)组合工艺中,旧版标准可能仅规定了最低通量值,但新版增加了对进水悬浮物含量、温度变化及pH值范围等影响因素的具体考量。这意味着设计者需要根据现场监测数据来调整预处理方案,确保后续工序稳定运行。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水质预处理优化:新版标准特别指出,当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重金属离子时,应优先采用陶瓷膜代替有机聚合物膜,因为后者更容易受到化学侵蚀而失效。
2. 动态监测与调整机制建立:鉴于矿井排水水质具有不确定性,建议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实时跟踪进出水质量参数,并据此灵活调节膜组件的工作状态如跨膜压差(TMP)设定值。
3. 维护保养计划制定:由于膜污染问题是影响系统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除了定期清洗外,还需定期更换易损件并记录每次操作情况以便积累经验数据用于未来改进。
通过上述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矿井排水处理效率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当地环保法规要求,并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