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柏木相对树高曲线的测定方法、数据处理及曲线编制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柏木人工林的树高曲线编制与相关研究。
Title:DB52T 776-2012 Chinese Arborvitae Relative Tree Height Curve Tab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776-2012 柏木相对树高曲线表》是一项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柏木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树高预测和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柏木的人工林和天然林的树高预测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理区域和森林类型,确保了数据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数据采集方法
标准指出,数据采集应采用随机抽样法,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每块样地内至少需要有30株以上的样本树,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此外,还要求记录每棵树的高度、胸径等基本信息,并标注采样时间及地点。
曲线模型构建
本标准采用了多项式回归分析的方法来建立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具体来说,是以树龄为自变量,相对树高为因变量,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最佳的数学表达式。公式形式如下:
\\[ H_t = a_0 + a_1 \\times T + a_2 \\times T^2 + ... + a_n \\times T^n \\]
其中 \\(H_t\\) 表示特定年龄下的相对树高,\\(T\\) 是树龄,而 \\(a_i\\) 则是各项系数。
相对树高的定义
相对树高是指树木的实际高度与同龄同条件下平均高度的比例值。这种标准化处理方式可以消除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成为可能。
应用实例
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标准提供了多个实际案例。例如,在某试验林区内选取了若干个样点,按照上述方法测量并计算得出的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曲线能够较好地反映柏木在不同生长期的生长规律。
注意事项
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人为干扰导致的数据偏差;同时要定期更新数据库以适应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步。
以上是对《DB52/T 776-2012 柏木相对树高曲线表》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