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棱丝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无公害农产品棱丝瓜的生产。
Title:Non-hazardous Agricultural Products - Ridge Gourd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无公害农产品棱丝瓜生产技术规程(DB46/T 41-2012)是海南省为规范棱丝瓜种植而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产地环境要求,该标准明确规定了种植区域的空气质量、灌溉水质以及土壤环境质量需达到GB/T 18407.1、GB 5084和GB 15618中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这意味着种植地不能受到工业“三废”及农业废弃物污染,确保生态环境健康。
其次,在栽培管理方面,标准强调选用抗病虫害、适应性强且品质优良的品种,并提倡采用嫁接育苗技术来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此外,还要求合理密植,通常每亩定植约300至400株,同时注意适时整枝打杈以促进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
再者,肥料施用上遵循NY/T 496的原则,即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化肥,严格控制氮肥用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板结或产品硝酸盐含量超标。在病虫害防治环节,则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如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并辅以生物农药或者高效低毒化学药剂进行综合防控,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最后,对于采收时间也有明确指示,当棱丝瓜果实长度达到25厘米以上时即可采摘,这样既能保证产量也能提升商品价值。整个生产过程中均应建立完整的田间档案记录,包括种子来源、播种日期、施肥种类与次数、用药情况等信息,以便追溯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可以有效提高棱丝瓜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对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保护了农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