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兽用生物制品在冷链过程中运输、储存及管理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经营企业及相关单位的冷链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Veterinary Biological Products Cold Cha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900-2012《兽用生物制品冷链技术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兽用生物制品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冷链管理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温度控制与监测
标准要求兽用生物制品在整个冷链过程中应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通常情况下,冷冻制品应在-15℃以下保存,冷藏制品应在2-8℃之间保存。对于特殊品种的生物制品,需按照生产商提供的说明书进行存储。
解读:这一条款强调了温度控制的重要性。不同类型的生物制品对温度敏感性不同,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指定温度范围储存,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企业应当配备精确可靠的温控设备,并定期校准检查,确保数据准确性。
运输过程中的管理
在运输过程中,车辆应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并且装运前要确认车厢内温度已达到所需条件。同时,在装卸货时动作要迅速,尽量减少暴露于外界环境的时间。
解读:运输环节是冷链管理中的薄弱点之一,容易因操作不当导致温度波动。本条文提醒相关人员注意快速装卸以及合理安排路线,避免长时间等待或暴露在外的情况发生。此外,还建议采用GPS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控运输途中温度变化情况。
储存设施的要求
储存场所应当保持清洁卫生,远离热源及强磁场区域;库房内应设有独立分区用于存放不同类型的产品,并且每个分区都配备了独立的温湿度计进行连续记录。
解读:良好的储存环境对于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清洁度直接影响到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而远离热源则可以防止因温度升高而影响药效。独立分区不仅便于分类管理,也有利于当某个区域出现问题时不会波及其他部分。
使用阶段的操作指南
在使用前,使用者需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严格按照指示进行操作。如果发现包装破损或者标签模糊不清等情况,则不应继续使用该批次的产品。
解读:此部分特别强调了使用者的责任意识。即使经过严格的冷链管理,在最终使用之前仍然需要再次核查产品的状态是否完好无损。任何不符合标准的情况都应该被立即上报处理,以保障动物健康不受损害。
以上就是对DB11/T 900-2012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入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范,从而有效提升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