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评估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建设项目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azard Assessment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893-20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以下选取其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明确指出各类建设工程在选址和设计阶段都应考虑地质灾害风险。
2. 术语定义:标准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例如,“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作用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现象,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3. 评估内容与方法:规定了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地质灾害现状调查、预测评价及综合分析。要求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并强调现场勘查的重要性。
4. 评估等级划分:根据建设项目的重要性以及场地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将评估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二级和三级。不同级别的评估需满足相应的深度要求。
5. 报告编制:明确了评估报告应包含的内容,如项目概况、评估依据、方法、结果及建议措施等。特别强调了对潜在地质灾害的风险等级评定及其防治对策的具体描述。
6. 监督管理:提出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执行本标准,并定期组织培训以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鼓励使用新技术手段提升评估精度。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概览,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特点深入研究各项条款细节。通过遵循此标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