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箭筈豌豆在旱地留种过程中的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种子收获与贮藏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箭筈豌豆旱地留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ry Land Seed Production of Vicia Sativ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箭筈豌豆是一种重要的豆科作物,其旱地留种技术对提高种子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DB52/T 749-2012《箭筈豌豆旱地留种技术规程》为规范箭筈豌豆的留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从规程中挑选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一、品种选择
规程指出,应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且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品种。具体而言,所选品种需具备较强的耐旱性、抗病虫害能力和良好的种子质量指标。例如,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留种的箭筈豌豆具备优良的遗传特性和生长潜力,为后续种植提供可靠保障。
二、播种管理
规程强调播种前要进行精细整地,并施足基肥。建议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同时配施磷钾肥。播种时应控制播深在3-5厘米之间,行距保持在30-40厘米。合理密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一般春播每亩留苗2万株左右,秋播则适当增加至2.5万株。通过科学的播种管理,可以为箭筈豌豆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健壮生长。
三、田间管理
规程特别提到,在幼苗期要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齐苗。进入开花结荚期后,要加强水肥管理,适时追施氮肥和叶面肥,以满足植株旺盛生长的需求。同时,要注意防治蚜虫、潜叶蝇等主要害虫,以及锈病、白粉病等常见病害。对于干旱地区,还需采取覆盖保墒措施,如覆草或覆膜,以减少水分蒸发,维持土壤湿润。
四、采收与贮藏
规程明确指出,当箭筈豌豆荚壳变黄、籽粒变硬时即可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脱粒,种子含水量应控制在12%以下。贮藏期间要保持仓库干燥通风,温度不超过20℃,相对湿度低于65%。此外,还应对种子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入库种子符合国家标准。
五、留种田建设
规程要求建立专门的留种田,并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和病虫害累积。留种田应远离其他箭筈豌豆种植区至少500米以上,以防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同时,要制定详细的留种计划,包括播种时间、田间管理措施、采收安排等,确保留种工作的有序开展。
六、档案记录
规程强调要做好全过程的档案记录工作。从品种引进开始,包括播种、田间管理、采收、贮藏等各个环节都要有详细的文字、图片或视频资料留存。这些记录不仅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也为今后的留种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综上所述,《箭筈豌豆旱地留种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采收贮藏各个环节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为规范箭筈豌豆留种工作提供了全面指导。遵循该规程,能够有效提升箭筈豌豆种子的质量和产量,推动这一特色作物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