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生生产过程中异物控制的良好操作要求,包括原料验收、加工过程、设备管理、环境卫生及人员培训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花生种植、加工、储存及运输环节的异物防控管理。
Title:Peanut Foreign Matter Control Good Operating Pract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和食品作物,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异物污染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TQPA 007-2024《花生异物控制良好操作规范》对花生加工过程中的异物控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本文以“原料验收”环节为例,解析新旧版本标准的主要差异及应用方法。
原料验收环节的新旧版本差异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原料验收的要求较为笼统,仅强调了感官检查的重要性,并未具体规定如何实施检测以及需要达到的标准。而新版标准则明确指出,企业在接收花生原料时,除了进行感官检验外,还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如磁性金属探测器、X光机等设备来检测金属和其他硬质异物的存在,并且要求每次进货均需按照一定比例抽取样品进行检测,确保每批次原料的合格率达到99%以上。
这种变化反映了食品安全管理理念从经验型向数据驱动型转变的趋势,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也增强了结果的可靠性。
应用方法详解
为了有效执行上述要求,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估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包括其生产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选择那些具有良好信誉和技术实力的企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
2. 培训员工: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熟悉各种检测仪器的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3. 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日/每周的抽样数量与频率,确保覆盖所有进货批次。
4. 记录保存:每次检测后都要做好详细记录,包括日期、时间、地点、检测结果等内容,便于追溯查询。
5. 持续改进: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找出潜在风险点,不断优化流程设计,降低不合格品率。
总之,《花生异物控制良好操作规范》(TQPA 007-2024)通过对原料验收环节提出更高标准,促使企业更加重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保障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