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作物种植成本保险查勘定损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查勘要求、定损方法及理赔依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开展的农作物种植成本保险的查勘定损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rop Planting Cost Insurance Survey and Loss Assessment - General Princi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560-2012《农作物种植成本保险查勘定损技术规范 总则》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农业保险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行政区域内开展的农作物种植成本保险业务中的灾情查勘、损失核定工作。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城市郊区还是偏远农村,只要涉及此类保险业务,都应遵循此标准。
2.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明确了“种植成本”、“查勘”、“定损”等关键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种植成本”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金总额,包括种子、化肥、农药、机械作业费等直接费用以及劳动力成本等间接费用。准确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确保查勘定损工作的科学性和一致性。
3. 基本原则:
- 客观公正原则:要求查勘人员在工作中保持独立性和专业性,不受任何外部因素干扰,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
- 及时准确原则:强调在灾害发生后尽快开展查勘活动,并尽可能减少因延误造成的损失扩大或信息失真。
- 公开透明原则:所有查勘过程及结果应当向被保险人公开,接受监督,增强信任度。
4. 查勘程序:
- 灾情报告与核实:当接到农户报案时,保险公司需迅速派遣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初步调查,确认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
- 实地考察:通过拍照、测量等方式记录受损情况,必要时还需采集土壤样本、植物样品等作为证据保存。
- 损失评估:根据作物种类、生长期、受灾程度等因素综合考量,采用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确定具体损失金额。
5. 定损方法:
- 面积法:对于大面积均匀分布的损害类型,可以按照单位面积上的减产比例来估算总损失。
- 产量差额法:比较正常年份与受灾年度的实际产量差异,以此为基础推算经济损失。
- 市场价值法:结合市场价格波动趋势,预测未来收益的变化幅度,从而得出相应的赔偿额度。
6. 档案管理:规定了完整的文档资料应当包含的内容,如查勘日志、照片视频资料、专家意见书等,并要求妥善保管至少五年以上,以便日后查阅核对。
7. 培训考核机制:建议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业务知识更新培训,并实施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保证队伍的专业水平始终处于较高状态。
综上所述,《农作物种植成本保险查勘定损技术规范 总则》不仅明确了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还特别注重保护农民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在促进农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