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黔东南苗族银饰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相关规定批准保护的黔东南苗族银饰。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Miao Silver Ornaments in Qiandongnan
中国标准分类号:Y81
国际标准分类号:01.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760-2012《地理标志产品 黔东南苗族银饰》是一项贵州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黔东南苗族银饰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原料要求、工艺要求、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标准明确了黔东南苗族银饰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所辖行政区域内的凯里市、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镇远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台江县、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雷山县、丹寨县。这一规定确保了只有在特定区域内生产的银饰才能被称为“黔东南苗族银饰”,从而维护了产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
二、原料要求
对于制作黔东南苗族银饰的主要原料——纯银,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纯银的含量不得低于92.5%,即通常所说的足银。此外,还应符合GB/T 4134中关于银锭的规定。这不仅保证了银饰的质量,也体现了对传统手工艺传承的尊重。
三、工艺要求
工艺是决定一件银饰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标准对黔东南苗族银饰的制作工艺进行了规范,包括但不限于:采用传统的熔炼、锻造、錾刻、焊接等技艺;图案设计上需体现苗族特有的文化元素如蝴蝶纹、鸟纹等;成品表面应光滑无毛刺,色泽均匀一致。这些细节要求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魅力,又提升了现代审美需求下的实用性。
四、质量要求
在质量方面,标准特别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质量:要求整体造型美观大方,各部件连接牢固;
2. 重量偏差:每件产品的实际重量与标称重量之间的允许误差不得超过±5%;
3. 化学成分:除了主材银之外,不得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物质;
4. 安全性:佩戴时不应有尖锐边缘或突出部分造成伤害。
通过这样的全方位考量,使得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既安全又美观的产品。
五、检验方法
为了确保上述各项指标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在标准中还详细列出了相应的检测手段。例如使用电子天平来测量重量是否达标;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材料成分;借助放大镜检查表面瑕疵等等。科学合理的检验流程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
六、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最后,在如何正确标识产品信息以及妥善保管等方面也给出了具体指导。建议在外包装上标明产地、生产日期、执行标准号等基本信息,并采取防潮防晒措施避免损坏。同时提醒运输过程中注意轻拿轻放,防止碰撞导致变形。
综上所述,《地理标志产品 黔东南苗族银饰》(DB52/T 760-2012)作为一项重要的地方性法规文件,不仅从技术层面上保障了黔东南苗族银饰的高品质,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它既是传承民族文化瑰宝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