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冻罗非鱼的加工技术要求、工艺流程、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罗非鱼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冻罗非鱼产品的生产与流通。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rozen Tilapia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015-2012《冻罗非鱼加工技术规范》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冻罗非鱼从原料验收到成品包装的全过程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料验收
标准明确指出,用于加工冻罗非鱼的原料必须来源于健康养殖基地,并且符合GB 18406.4的要求。这意味着罗非鱼在养殖过程中不得使用违禁药物,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此外,原料鱼应新鲜、无异味、无腐败变质现象,且体表完整,鳞片紧密。
预处理
在预处理环节,标准强调了清洗的重要性。要求使用清洁的水对原料鱼进行全面清洗,去除表面污物和杂质。同时,还规定了去内脏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彻底清除内脏和血污,以保证产品质量。
冻结
关于冻结过程,标准提出了严格的时间温度控制要求。冻结温度需达到-30℃以下,并保持至少6小时,确保鱼体完全冻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鱼肉的营养成分和口感,防止因冻结不充分而导致的质量下降。
包装
对于包装部分,标准指出包装材料应当无毒无害,能够有效阻隔氧气和其他有害物质进入。包装完成后的产品需要立即存放在-18℃以下的低温环境中,避免温度波动影响产品品质。
检验与标志
最后,在检验与标志方面,标准要求每批产品都需经过严格的出厂检验,包括感官检查、理化指标检测以及微生物限量检测等项目。合格后的产品才能被允许上市销售,并且必须在外包装上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相关信息。
以上就是对DB44/T 1015-2012《冻罗非鱼加工技术规范》中几个关键条款的具体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