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梅花鹿仔鹿和育成鹿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包括饲料配方、饲养方法、卫生防疫及环境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梅花鹿仔鹿和育成鹿的饲养管理。
Title:Feeding Regulations for Fawn and Growing Sika Deer (DB22T 1547-2011)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547-2011《梅花鹿仔鹿、育成鹿饲养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梅花鹿从出生到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仔鹿阶段饲养管理
1. 初乳喂养
标准要求在仔鹿出生后1小时内开始喂初乳,确保仔鹿获得足够的免疫球蛋白。初乳应保持在38℃-40℃之间,每次喂量为体重的1/6-1/5,每日喂养次数不少于4次。
2. 饲料过渡
在仔鹿出生后15天左右开始引入精料和青绿饲料。初期应选择易消化的饲料如玉米粉、豆饼等,并逐渐增加粗饲料的比例,避免突然改变饲料种类导致消化不良。
3. 环境控制
标准规定仔鹿舍内温度应保持在15℃-20℃,湿度控制在50%-60%。同时要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育成鹿阶段饲养管理
1. 饲料配比
育成鹿阶段的饲料应以全价配合饲料为主,其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6%,粗纤维含量不超过18%。每日分早晚两次喂食,保证营养均衡。
2. 运动与活动
鼓励育成鹿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每天至少保证2小时以上的自由活动时间。这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骨骼发育。
3. 疾病预防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处理,特别是对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等常见疾病的防控。同时注意观察鹿群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条款,可以有效提高梅花鹿养殖的成功率,保障其健康成长。这些措施不仅适用于规模化养殖场,也适合家庭式养殖户参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