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梅花鹿母鹿饲养的环境条件、饲料与营养、繁殖管理、卫生防疫及日常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梅花鹿母鹿的饲养和管理。
Title:Regulations for the Breeding of Female Sika De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546-2011《梅花鹿母鹿饲养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梅花鹿母鹿的饲养管理。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设施
标准要求饲养场地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地方。圈舍设计需符合梅花鹿的生活习性,确保通风、保暖和防暑降温。特别是冬季要保证圈舍温度不低于5℃,夏季则需采取遮阳措施防止中暑。
饲料与营养
饲料种类包括粗饲料如干草、青贮料等,精饲料以玉米、豆粕为主。每日每头母鹿需提供约1.5-2.0kg的优质干草及适量精料。同时,补充钙磷比例适宜的矿物质添加剂,以及富含维生素A、D、E的复合维生素制剂,确保母鹿健康繁殖。
疫病防控
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处理,每月至少一次。严格执行免疫程序,新生幼崽出生后应及时接种疫苗。注意观察母鹿行为状态,发现异常立即隔离诊治。此外,每年春秋两季开展驱虫工作,采用安全有效的药物进行体内体外寄生虫防治。
繁殖管理
母鹿初次配种年龄一般为18个月左右,适宜体重应在30kg以上。发情期通常在秋季,此时应增加蛋白质和能量摄入量。妊娠期约为230天,期间需特别关注营养供给和环境卫生条件,避免应激因素干扰。
通过遵循上述规定,可以有效提高梅花鹿母鹿的生产性能,保障其健康成长并促进鹿茸产量提升。